上饒新聞網

-- 新聞:0793-8224621 --

數字報刊 微信公眾號
首頁> 社區動態 > 弋陽縣 > 正文

謝疊山:腳踏高處真人豪

2023-04-18 09:25:58  |  來 源:上饒晚報  點擊:
 
 

  在南宋民族英雄中,江西有“兩座山”,一是文天祥(文山),二是謝枋得(疊山)。他們的一生壯懷激烈、以身殉國,受人景仰。

  謝疊山(1226—1289),南宋信州弋陽人,字君直。因為曾經被貶、謫居在興國(今湖北陽新縣),而蘇東坡曾于此不遠的黃州作詩有“溪上青山三百疊”之句,故自號“疊山”,人們也因此尊稱他為“疊山先生”。

  謝疊山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中過進士,擔任過六部侍郎,聰明過人,學通“六經”,淹貫百家,文章奇絕;他蔑視權貴,嫉惡如仇,數次被貶;他愛國愛民,變賣家產,自籌經費組織義軍在江東誓死抗元。宋亡后,他在福建山中流亡8年,5次拒絕元朝誘降,被俘不屈,最終在元大都(今北京)絕食殉國,謚號“文節”,以他的錚錚鐵骨和民族氣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為南宋著名的愛國文學家和詩人,謝疊山詩文豪邁奇絕,自成一家。他的詩《題龜峰》已成為上饒山水文化的瑰寶:三十二峰峰最高,腳踏高處真人豪。遠觀靈山一培嶁,俯視彭蠡無波濤。眼明始見滄海闊,心閑卻憐人世勞。后百千年誰獨立,萬古一覽皆秋毫。 

  詩中,作者站在龜峰32峰的最高峰上,腳踏巨石,油然而生萬千豪情。俯瞰遠處,靈山就像一個小土丘,鄱陽湖風平浪靜。滄海遼闊,人世操勞。千百年后,誰能超凡拔俗,與眾不同? 此詩樸素端正,讀之朗朗上口,回味無窮,是謝枋得流亡福建建陽時作。

  南宋滅亡后,謝疊山家破人亡,被迫隱姓埋名,孤單一人逃亡福建,長期流寓建陽一帶的窮山野嶺之間,不做元朝的順民,以卜卦、織賣草鞋或教書為生,生活極其貧困,也極其思念家鄉與親人。他每天穿著麻衣草鞋,面向東方痛哭,藉以悼念已亡的故國和家鄉親人。在《武夷山中》他寫道:“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這時,家鄉的龜峰、靈山、鄱陽湖都不時浮現眼前,尤其伴隨他成長的龜峰更是成了他思鄉思親和表達心境志向的寄托?!额}龜峰》中,他描寫了龜峰最高峰的高峻峭拔,表達了他對家鄉的思念、留戀和復國還鄉的強烈希望,抒發了一個愛國者堅持民族大義的磊落胸懷和偉岸豪情,體現了他威武不屈的民族骨氣和貧賤不移的高尚志向。

  除了思鄉,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謝疊山還格外地思念家鄉的親人。他作了五首《思親》詩,其一曰:九十萱親天下稀,平生教子欲何為。楚王肯立韓公子,良也歸韓亦有辭。

  這首《思親》之四,表達的不僅是流落異鄉的他對母親的思念,更有對母親教誨的一生踐行。在民族危機深重、風雨飄搖的南宋末期,謝枋得數次被貶,隱居家鄉,又數次起復,招募民兵抗元,保衛饒、信等地,毀家紓難,一門忠烈。但他立志救國,守節不移,愛國癡心始終不改。南宋滅亡后,元朝曾先后5次派人來誘降,都被他嚴詞拒絕,寫下 “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決不失志”的《卻聘書》。被押赴大都時,他還高唱“萬古綱常擔上肩,脊梁鐵硬對皇天。人生芳穢有千載,世上榮枯無百年”。這緣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

  謝疊山殉國時,兒子謝定之麻衣跣足,把父親遺骨從大都背回故鄉弋陽安葬,終生不仕元朝。謝疊山的妻子李氏和小女兒寧死不屈,自縊身亡。長女謝葵英得知父親自盡的消息,變賣家產,為鄉民造了一座石橋,然后投水自盡。謝疊山一家滿門忠烈,視死如歸,高風亮節,感人至深。

  弋陽人民沒有忘記家鄉的英雄。元仁宗延佑五年,在謝疊山殉難24年后,弋陽民眾不顧官府的阻撓,在弋陽縣城建起了疊山祠,以紀念謝枋得的民族精神和氣節。疊山祠毀于大火,明熹宗天啟年間重建,后更名為疊山書院,也是方志敏、邵式平等革命先烈的母校,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8年,弋陽縣又把他的家鄉周潭鄉更名為疊山鎮,還建起了疊山廣場、疊山文化長廊、謝疊山雕像。至今,在龜峰“奇人峰”的右側山壁上,還鐫刻有《題龜峰》的全文,謝疊山身上所彰顯的“疊山精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也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他的名言“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論萬世,不論一生”不僅是疊山精神的真實寫照,更成為激勵后人的座右銘。

 ?。ㄓ浾?nbsp;操園官)

 

  先賢皆贊

  上饒好


免責聲明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级毛片|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网站|亚洲午夜无码|国产免费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