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0793-8224621 --
當前,我國正以“三提升”“兩促進”系列舉措大力促進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從生育起點、嬰幼兒健康著力,推動兒童健康全面發展。“三提升”,即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兩促進”,即生殖健康促進行動和母乳喂養促進行動。“三提升”“兩促進”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以新生兒需求為中心,提高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技術的普及率和服務質量,全面提高我國兒童健康水平,促進人口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重視1000天營養補充,給寶寶最好的開始
生命早期1000天是指從懷孕開始到嬰幼兒兩歲生日的這一段時間,這個時期是兒童身體和智力發展最為關鍵的時期。不僅影響嬰兒時期的體格發育和腦發育,也關系到孩子成人后的健康。北京醫院產科主任王少為教授表示:“生命早期1000天猶如‘橡皮泥’時期。其中,孕期280天可以說是糾正寶寶成年后疾病軌跡的‘第一戰場’,而寶寶出生后720天則是減少將來疾病發生風險的‘第二戰場’。有一種說法叫‘成人疾病,胎兒起源’,宮內的營養環境會影響胎兒生理結構和功能,所以孕期營養的問題會影響到子代,甚至是孫代身體狀況。這就需要在生命早期多維度、多方位呵護寶寶健康成長,這與孕婦以及寶寶的營養、身體護理、外界環境、運動訓練以及學習交流等密不可分。對于有妊娠計劃的夫婦應該孕前就開始相關的檢查和指導,注重營養攝入,并將這一工作持續到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兒期及嬰兒期。”
在黨和政府多項相關政策和行動的推進下,我國育齡期婦女和兒童營養狀況逐步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戰。育齡期女性普遍缺乏鈣、鐵、鋅等營養元素,增加出生缺陷風險;同時家庭膳食結構單一、飲食習慣不健康等也導致了幼兒攝入的營養不足,對幼兒的生長發育和免疫系統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營養不良,給兒童帶來的近期和遠期危害是不可逆轉的,并且不可彌補,需要引起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重視。近期危害表現為體格和智力發育遲緩,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遠期危害表現為智力發育滯后,學習和工作能力下降,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風險增加。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教授強調:“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是貫穿始終的,需要科學補充。整個孕期,包括備孕期,哺乳期,食物多樣化要長期保持,在這個基礎之上添加復合性營養素補充劑,全面和均衡地補充營養。要做到盡可能地把飯吃好,同時按照醫生要求,在孕期各個階段開始強化微量營養素的補充。所有的營養素都對寶寶生長發育產生影響,比如缺乏葉酸可能造成神經管畸形、缺鈣會導致軟骨病、缺鐵會影響身高和智力發育等。建議從備孕開始可每天服用0.4-0.8mg葉酸或含葉酸的復合維生素。同時孕期需注重鐵、鈣、DHA等的補充,滿足自身需要同時保障胎兒的需求。嬰兒出生后,建議在合理安排均衡飲食之外,科學地補充鈣、維生素D和DHA,以滿足幼兒發育營養需求。”
完善兒童健康服務網絡,多方助力健康公平
近年來我國兒童健康工作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兒童健康水平整體明顯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全面提升兒童健康水平是各方社會力量需要共同完成的目標。當前,包括完善基層兒童健康服務體系,大力醫務人才、建立兒童健康檔案、推廣遠程醫療等,兒童健康基礎服務網絡正逐步擴大,更多家庭和兒童可以獲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政府、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等多方面需要保持合作,共同推動兒童健康知識的普及,不斷提高兒童保健水平和服務質量,促進兒童健康公平可及。
“營養補充計劃”是拜耳健康消費品于2021年發起的一項全球范圍內的公益項目,旨在幫助全球特定地區的民眾獲得維生素和礦物質,來應對營養不良問題。拜耳在2021年就將“營養補充計劃”成功落地,攜手四川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開展了“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補充計劃”。目前,“營養補充計劃”已經從原來四川省一地的活動,拓展到三省四城,暨山東濟寧、河南洛陽、廣東汕頭和廣東清遠,覆蓋更多地區和人群。
公益單位支持代表、拜耳健康消費品中國區總經理何勇表示:“多年來,拜耳持續關注婦幼健康領域。一方面,我們將全球資源與中國本土研發相結合,不斷推陳出新,全面守護兒童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我們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積極參與并支持各類健康促進行動。今年,拜耳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在全國多個城市連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兒童科普宣傳活動,助力提高國人的健康意識,促進兒童健康公平性和可及性。未來,拜耳會繼續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到企業的戰略和決策中,并與中國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同向而行、同心而動,創造更加繁榮、更加公正和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明天。”
據悉項目啟動以后,將在全國多個城市連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醫生專業培訓和消費者科普教育活動,共同推動健康知識的普及,幫助家長、相關從業人員以及孩子們樹立正確健康觀念。在各位專家、醫務人員和全社會支持下,持續推動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開展兒童早期發展的技術培訓,提高基層人員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促進兒童健康高質量發展。
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